着力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力

作者: 时间:2019-11-14 点击数: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马克思主义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展现了高超的马克思主义能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运用;“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运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运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的运用;等等。所有这些为我们提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典型范例。

马克思主义能力是组成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素质的必备能力和核心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水平是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核心和基础,思想水平决定着后三者的方向和水平。而思想水平的核心则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学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等四个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就是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能力当然是思想水平的应有之义和核心能力。

马克思主义能力是形成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素质的关键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给学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和法律基础等知识,希望的是学生坚定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等价值目标。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形成我们预期的价值目标呢?介于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之间的是正确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观念确立的催化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加工接收到的知识,形成的才是可靠的、真实的、管长远的价值观念。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思想方法,来自于马克思主义能力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即是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能力是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履行责任的基础能力。我们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职责重在建设和接班,即履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能否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至关重要。而青年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能力则是所有能力中的基础能力。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用马克思主义能力加工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是自觉的而不是盲从的,指导的行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行动中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自觉、主动、积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可能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才可能是合格的和可靠的,也才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履行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力,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有了成效,才能变成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力要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的“大法”和“总纲”,落实在培养方案中的项目才有可能落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力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能力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力要落实在学生社会实践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授人以渔”是否管用,要以捕鱼的实践来检验。课堂训练的更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要把思想方法转化为能力,还要到实践中去锤炼。

(来源:光明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