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激荡少年情怀

作者: 时间:2018-12-06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叮嘱全国人民,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并强调指出“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质”。中央军委于今年6月印发了《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确保军队血脉永续。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铭记红色基因的根本内涵及其深远意义,赓续光荣传统,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立的黄金时期,知识体系架构正在逐渐搭建,心理素质正在逐渐完善。此时,只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以红色基因导航、定位、引领,青少年就能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锚定人生的价值坐标,向着远大理想茁壮成长。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在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中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活动。为了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每一个青少年血脉,我们今后还应进一步强化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认知。

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都应该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各地中小学校必须把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学校的党组织、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少先队、班委会应分别制订出翔实可行的计划,切实抓好责任落实,同时要积极争取本地宣传部门和关工委、少工委的具体指导。社会各界,尤其是革命圣地、纪念馆、博物馆应主动配合,为青少年参观学习大开绿灯,为他们的人生提供丰富不竭的精神滋养。

此外,还必须充分认识到,红色基因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是长期的、终身的,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舍朝夕。

二是强化活动。

一方面是高度重视纪念庆典活动。近年来,党和国家每次举行的以重大事件、重大节日、重要人物为主题的纪念庆典活动,不仅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对现实的激励、对未来的展望。例如自2014年以来每年9月30日全国性的烈士纪念日,人们在烈士纪念碑前、烈士纪念馆里抚今追昔,缅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英烈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画卷。每个青少年心灵所受到的震撼、影响和感染不言而喻,其教育效果较之平日的说教无疑大得多。

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活动。大河奔涌,难免泥沙俱下。近年来,一些庸俗文化和“泛娱乐化”现象、虚无历史的态度、诋毁贬损英雄的谣言、矮化英雄精神的观点等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给红色基因教育带来了一些阻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对那些为国为民而英勇献身的英烈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有所淡漠。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于今年5月下发,要求中小学组织举办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活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坐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各地中小学都要定期举办诸如“祭扫烈士”“学习英雄”的主题团队活动,召开主题班会,让全体学生讲好英雄故事,传扬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并从中提炼核心价值观,理解英雄与报国为民的关系,感悟蕴含在英雄精神中的红色基因及其焕发的威力,并转化为前进的无穷动力。

三是净化网络。

互联网的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方便,但也因难以监管、信息良莠不齐等,为学校教育带来极大挑战。由于网络传播渠道多、速度快、受众广,且往往超越国界,加上有些青少年道德意志薄弱,易受暗示诱惑,即使是受到微小的不良信息刺激,也有可能观念模糊、是非混淆,甚至冲击、削减、淡化平日所获得的认知,出现此消彼长的负效应。由此看来,学校、家长、社会必须联手合力,清除网络空间的乌烟瘴气、渣滓、毒素,为青少年营造出一个传播健康信息和红色基因的网络空间,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一次次地经历、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来源:光明网)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京ICP备15000288 号